20世纪50年代末期,美国和苏联海军纷纷尽其所能发展各种用途的核潜艇。20世纪50年代初,苏联将其611型潜艇(北约称Z级)进行改装,称为B-611型,以试验P-11ФM弹道导弹装备潜艇的问题。1956年8月26日,苏联政府下发了“658计划”的任务书,任务书要求用核动力潜艇装载弹道导弹。1958年底,627型核潜艇首艇交付海军,成功解决了核动力装置装备潜艇的问题。1958年10月17日,658型战略核潜艇首艇K-19艇在北德文斯克402造船厂开工建造,1960年11月12日完工。1962年,苏联海军共建成13艘627型攻击核潜艇与8艘658型战略核潜艇。
美国以二战期间德国的V型导弹为母型来研制海基巡航导弹,而潜艇则作为巡航导弹的发射平台。1947年美国开始研制第一代巡航导弹天狮星巡航导弹,1955年开始正式装备部队。紧接着美国开始了天狮星-1巡航导弹装备常规潜艇的试验。SS-282“金枪鱼”号和SS-317“巴伯罗鱼”号潜艇接受改装,艇内增加了相应的电子设备和检测设备,在指挥塔后方增设了一个巨大的密闭导弹库,里面可以携带2发导弹。
在把“天狮星”I装备两艘潜艇后,美国海军又研制了“天狮星”II巡航导弹。美国海军对装备“天狮星”II的潜艇的基础要求是在一定的风浪天气下可进行导弹的发射,这要求是改装后的舰队型潜艇无法胜任的,因此一定要考虑建造新型的专用导弹潜艇。此时恰好有两艘攻击型潜艇正处于建造状态,一艘是玛尔岛海军造船厂正在建造的SSG-574“灰鲸”号,另一艘是朴茨茅斯海军造船厂正在建造的SSG-577“黑鲈”号。美国海军于1956年2月27日决定将这两艘潜艇建造成装备“天狮星”II巡航导弹的专用导弹潜艇。
“天狮星”巡航导弹的缺点包括,导弹发射时的协同动作异常复杂且可靠性很差;在进行导弹发射时潜艇必须浮出水面从而破坏了潜艇的隐蔽性;导弹尺寸过大而导致潜艇水下航行阻力增加;导弹使用的液体燃料在潜艇上保存困难等。因此到1958年时,美国就停止了“天狮星”巡航导弹以及巡航导弹潜艇的研制工作。
1956年,苏联政府获悉美国海军正在研究潜艇与巡航导弹搭配的方案,遂决定研制自己的核动力巡航导弹潜艇,不过美国的想法是以潜艇发射远程对地巡航导弹对苏联进行核打击,而苏联的想法是以潜艇发射反舰巡航导弹打击美国航母战斗群。1956年末,659型巡航导弹研制工程展开,由苏联红宝石设计局负责,以627型核动力攻击潜艇为设计蓝本,装备SS-N-3巡航导弹系统。659型核潜艇全部于1961年至1963年间开工,在共青城造船厂一共建造了5艘,这也是第一批在苏联远东地区建造的核潜艇,建成服役后并全部归属苏联太平洋舰队。659型巡航导弹核潜艇作为苏联第一代核动力巡航导弹潜艇,使苏联海军第一次拥有能够威胁美国航母的潜艇部队。
1958年英美恢复核合作,这中间还包括出售核武器载具,和决定出售1955年服役的“鹦鹉螺号”核潜艇的发动机技术。1959年,英国获得了美国出口的S5W核反应堆,于是英国马上开始上马自己的核潜艇工程。1959年无畏号攻击型核潜艇在英国坎布里亚郡巴罗因弗内斯的维氏阿姆斯特朗造船厂开工建造,1960年由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主持了命名下水仪式,1962年装备核反应堆,1963年在拉姆斯登码头首次下潜,1963年无畏号攻击型核潜艇正式服役。
法国于1945年10月便成立了原子能委员会(CEA),该机构主要职责是推动原子能在(法国)科学、工业和国防领域的应用。随着1954年美国制造的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鹦鹉螺号下水并服役,一种“你有我也要有”的五常荣誉感驱使着法国人开启行动。1955年,法国议会批准海军研制舰用核动力装置。同年,法国开始建造第一艘核动力潜艇,项目命名为第244号潜艇(Q-244)。这艘潜艇不仅要依赖美国的核潜艇设计技术,还准备直接用美国的核反应堆。但当时美法关系急转直下,随后美国便拒绝了法国的相关请求。Q-244计划中止的同年,法国戴-高乐政权上台,其全力支持新核潜艇的发展,核潜艇的发展再次走上正轨。与其他几个国家不同的是,法国第一艘核潜艇是战略核潜艇,1963年法国第一艘核潜艇可畏号在瑟堡造船厂开工。
1957年,美国开始计划建造的长尾鲨级攻击核潜艇,其具有优良的水下高速性能和大深度潜航能力,装备了AN/BQQ-2综合声呐和“沙布洛克”反潜武器系统,潜艇的性能、电子设备等方面也得到了发展。由于性能突出,美海军决定从1958年开始成批建造该级核潜艇。20世纪60年代初,美国海军作战部认为美国至少要装备64艘攻击型核潜艇,才能满足水下反潜作战的需要,所以要建造数量更多的攻击型核潜艇。但当时正在建造的长尾鲨级并没有令美海军十分满意。因此1961年12月,对长尾鲨级进行了了修改设计。经过设计修改的长尾鲨级改头换面后,便形成了另外一种新型号的攻击核潜艇-鲟鱼级攻击核潜艇。
1956年美国海军上将阿利·艾伯特·伯克提出 “诺布斯卡计划”,旨在发展出优秀的潜艇静音、潜深以及侦测装备等技术,使用于新一代的美国核潜艇上。1958年开始成批建造长尾鲨级核潜艇。期间,美国海军作战部经充分论证,认为美国需要64艘攻击核潜艇作为未来的水下反潜兵力,因此就需要尽快建造更多的攻击型核潜艇。1960年“长尾鲨”号核潜艇下水,次年开始服役,是美国的第十九艘核潜艇,它的诞生是为了寻找和摧毁苏联潜艇,号称是当时速度最快、噪声最小的。
但当时正在建造的长尾鲨级并没有令美海军十分满意。因此1961年12月,对长尾鲨级进行了了修改设计,为减少水下阻力而将指挥台围壳尺寸做了尽可能的限制,由于长尾鲨级储备浮力很小,因此对其做进一步改善设计的欲度非常小,此外该级潜艇已陆续处于开工建造阶段。这就是鲟鱼级攻击核潜艇。
1963年4月10日 “长尾鲨”号(SSN593)在科德角以东约220英里处进行深潜试验。此前,“长尾鲨”号已经下水多达40多次,这些试验都进行得非常顺利,因此,海军部门迫切地想知道新设计可以安全潜水到多深。这天的试验中,“长尾鲨”下潜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上午九时十三分,在其下潜到水下及几百米时,通过无线电传来了求救信号,紧接着就是令人不安的寂静。经过六个月找到时,潜艇已经变成一堆碎片,艇上129人无一生还。1963年4月12日,时任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下令全国悬挂半旗,以纪念在这场灾难中丧生的人。
长尾鲨号的事故暴露出该级潜艇在深海航行时结构上的缺陷。为此,美国海军采取紧急安全措施,对正在建造的长尾鲨级进行改进、严格检查以及推迟服役,并总结长尾鲨级的教训基础上,美国海军对长尾鲨级后续艇的设计都做了若干修正与强化,同时开始彻底检讨潜艇的建造流程、安全措施以及后勤保养,并做出了许多改进。鉴于苏联核潜艇力量的慢慢地加强,美国海军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核潜艇的优势,针对长尾鲨号沉没所暴露出来的问题,再次对鲟鱼级进行了改进设计。
1963年8月10日,鲟鱼级首艇“鲟鱼”号在美国电船分公司开工建造,1966年2月26日下水,1967年3月3日服役,至1975年8月16日最后一艘“理查德·B·拉塞尔”号服役,历时12年共建造了37艘,开启了大规模建造核潜艇的开端。35艘使用了二战期间潜艇的艇名,最后两艘罕见的使用了人名命名,其建造数量不仅在美国历史上,在世界各国也没有先例。在建造期间,采取了边建造、便修改设计的做法,使得该级核潜艇在建造过程中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1960年代中期,在已有10余艘处于开工建造状态的情况下,全部加装了侦察设备;1966年3月,开始对鲟鱼级装备拖曳声呐在内的声学侦察设备的研究,成果后来都被应用在后期建造的该级潜艇上。
鲟鱼级的外形呈现了更加光顺的流线形;与前几级潜艇相似,但艇体比以往的攻击型潜艇大,呈现出更加光顺的流线型,整体与长尾鲨级中经过艇体加长的SSN613“三叶尾鱼”非常相似;指挥台围壳位于靠近艇艏的位置且其尺寸和容积都比长尾鲨级的要高大很多,根本原因是在围壳内安装了声呐和被动式测距声呐的换能器;艏水平舵位于围壳上,围壳舵的位置较低,这样可提高潜艇在潜望镜深度的操纵性能。为了在北冰洋能够破冰上浮,指挥台围壳顶部进行了特别加固,围壳舵可以转动90度。
鲟鱼级攻击核潜艇与长尾鲨级一样,耐压艇体内部也分为5个舱室,艇内由艏至艉分别为艏舱、指挥控制兼鱼雷舱、反应堆舱、辅机舱和主机舱。艏舱分为上下两层,上层为士兵居住舱兼逃生舱,下层是水声探测方面的电子仪器室;指挥控制兼鱼雷舱被3层甲板分隔为4层空间,是鲟鱼级最大的一个舱室,上层有指挥室、操纵室、作战情报室、无线电通信室等,第二层设有声呐室和生活区,第三层为鱼雷舱,布置有4具鱼雷发射管,第四层有蓄电池室、空调房、泵房以及各种液舱等;辅机舱内装有发电机、海水淡化装置、空气压缩机、空调主机等设备;主机舱分为两层,上层为蒸汽轮机和减速齿轮箱,下层为冷却装置、备用给水泵及液舱。
鲟鱼级攻击核潜艇反应堆舱安装有1台威斯汀豪斯公司的S5W压水堆,主机为1台齿轮减速汽轮机,上限功率为2万马力,还装备了与长尾鲨级完全相同的三种推进装置,即除主机外,还有垂吊式电动辅助推进装置和驱动主螺旋桨的应急电力推进装置,辅机舱内还安装有2台柴油发电机组。
鲟鱼级攻击核潜艇比以往的攻击型潜艇大,攻击能力增强,尽管排水量比后来的洛杉矶级小,但艇上的武器装备与洛杉矶级相差无几。鲟鱼级艇舯设有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左右两舷各布置2具,发射管的中心线与艇体中心线度,“沙布洛克”反潜导弹以及MK48鱼雷均能从这里发射,除此之外,鱼雷管还可装MK67“机动”水雷或MK60“捕手”水雷。
为对付性能日益先进的前苏联潜艇,1960年美国海军提出的新型鱼雷的性能要求包括速度超过55节以上具备35000码的射程,可以攻击2500英尺潜深的目标,相较于当时服役的Mk 37,新的鱼雷具有4倍于Mk 37的射程,1.5倍潜深,两倍的速度,提高17%的目标获取距离,当年给予的编号是EX-10。1962年美国投资67亿美元(其中17亿美元用于与之配套的鱼雷靶场建设)巨资,开始对Mk-48鱼雷进行招标研制,于1971年研制成功,1972年正式批量生产并投入服役,以替换原来服役的MK-37和MK-14型鱼雷。
1964年西屋公司取得发展合约研发Mk 48 Mod 0型鱼雷,然而研发过程发生许多技术性问题,到1967年时,美国海军对于西屋公司是不是能够如期交货的信心大减,为了保险起见,美国海军同时要求Clevite公司与海军弹药实验室依据同样的性能需求开发另一款鱼雷。Clevite公司采用他们研发的Comb Filter声响制导系统和活塞型态鱼雷发动机而推出Mk 48 Mod 1型鱼雷。
1964年EX-10在SSN594大鯵鱼号潜艇上于太平洋来测试,稍后研发项目开始加快,1967年到1968年之间,攻击水面下目标的需求也被加入到设计案中,这个修改也导致仅具备攻击水面舰艇能力的Mk 47鱼雷项目被取消。1971年第一款Mk 48 Mod 0型鱼雷郑重进入美国海军服役。除了Mk 37型鱼雷以外,也取代当时美国海军唯一携带核子弹头的Mk 45 ASTRO鱼雷。1972年Mk 48型鱼雷开始在美国海军潜舰上布署。
航速方面,原本美国武器局要求MK-48的渡航速度达50节,期间使用寻标器搜索的速度为25节,而实际上MK-48 Mod.1的最大渡航速度可达55节(据信全程55节航行时的射程为26km),使用声纳寻标器搜索时的速度更高达40节。官方公布的MK-48攻击深度是1200英尺(365.76 m)以上,外传实际上最大可达3000英尺(914m)。相较于以往电力推进的MK-37,MK-48的有效射程为前者的4倍,航速为其2倍,攻击深度为其2.5倍;依照鱼雷速度,追击超过35节的敌方潜舰, MK-48 Mod.1也有40%的成功率(反观航速26节的MK-37,即便攻击航速20节的目标,成功率也只有10%)。 MK-48搭配的鱼雷管使用气压弹射方式为主,由外部的压缩气体将鱼雷从管内打出;此外,MK-48也能适用于游出式鱼雷管。
MK-48 Mod.1是美国第一种引进数位化系统的潜射鱼雷,信号处理以数位化技术进行采样编码;过去的类比式导引系统会明显受到原始信号强弱的影响,而MK-48改用数位信号处理技术后,抗干扰声噪性能大幅度的提高,也能使用更复杂的操作控制指令,这是MK-48声纳寻标器的搜索范围以及有效工作航速得以大幅度的增加的重要原因。鱼雷噪音方面,以1970年代的水平,MK-48 Mod.1并不算吵杂。
经过40多年的发展,该雷已形成了Mk-48-0、l、2、3、4、5、ADCAP、6、7等9个型号,其中Mk-48-4为基本型号。早期的MK48-1型鱼雷单价约50万美元,1984年Mk-48-4单价98万美元,1988年定型生产的Mk-48ADCAP则价格昂贵,1992年单价204万美元,1993年单价210万美元,1998年单价350万美元,主要装备各型核潜艇。
Mk67型自航水雷是美国于20世纪70年代研制的潜艇布放直航水雷,1982年开始服役。该水雷由 MK37鱼雷改装而成,拆除了鱼雷的战斗部,装上包括雷管、保险装置、点火装置或目标探测装置和电池及主炸药的装药段,并对鱼雷的制导和控制机构也加以改装。改装后的MK67水雷长4.9米,直径 485毫米,重754千克,内有装药148.5千克。
MK67是美国海军为在敌人控制的水域秘密作战而设计的多感应机动水雷,它可布放在100米深的浅海。发射后未打开保险的水雷由鱼雷推进到预定位置,再沉入海底并自动打开保险,等待目标。MK67水雷的航程最大可达20千米。在这些机动水雷上采用具有自主目标瞄准能力的“捕手”(Captor)战斗部,将给敌人在他们自己的后院预测和探测雷场增加一层复杂性。简言之, 重新为潜艇部队装备水雷,并将其作为打击敌航运能力的主要工具,将比仅仅使用鱼雷或导弹更具杀伤力。
MK60水雷的设计理念始于1960年,1962年提出了初步作战需求,目标是精准识别和攻击敌潜艇,同时避免在水面舰艇经过时误触发。在技术验证阶段,1972年古德伊尔宇航公司和洛拉尔系统公司签订了合同,经过1975年2月的试验鉴定,共进行了800多次潜艇对抗试验和213次水面舰艇试验。1976年1月,MK60进入服役试验,并成功测试了内部的MK46鱼雷。1979年,正式加入美国海军行列。
MK60水雷 战斗部(MK46鱼雷)封装在密封壳体中,用雷锚固定在水里,以水雷方式长期潜伏在海底。壳体上的目标探测识别系统可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分类并区分敌友潜艇,一旦确定攻击目标,自动将鱼雷从密封壳体中发射出去。鱼雷发射后进行环形搜索,当探测到目标时,鱼雷便导向目标实施攻击。若未曾发现或跟踪时丢失了目标,鱼雷可重新进行搜索。鱼雷的最大航程为11km,警戒半径为1km,作战服役期6个月。当MK60服役期满又不能回收时,雷上的声控装置就会自动失效,或令鱼雷自行销毁。
美国海军在1950、60年代追随苏联的脚步发展反舰导弹, 只有在1965年,美国海军航空系统司令部(NAVAIR)启动一项空射战术反舰导弹的研究案,最大的目的是攻击当时配备SS-N-3反舰导弹的苏联潜艇。1967年的“六日战争”中,埃及人用导弹艇发射“冥河”反舰导弹,击沉以色列驱逐舰“埃拉特”号,震惊了美国海军高层。直到那时,反舰导弹的威力才被真正认识到。
在1965年,麦克唐纳·道格拉斯公司自费进行了一项长程反舰导弹研究:在这项研发之中,麦道考虑了涡扇发动机与涡喷发动机两种选择,麦道认为涡轮扇发动机比较省油,但是涡轮喷射发动机成本更低,并且能在一样体积下提供更高推力。1968年美国展开鱼叉反舰导弹的初步研究。
1970年11月, 美国国防系统获得评审委员会(DSARC)批准海军发展鱼叉导弹,当时总共有舰射型(RGM-84A)与空射型(AGM-84A)两种,弹体结构与系统都相同,主要差别在于舰射型采用折叠弹翼以容纳于发射管,并在弹尾增加一截固态助推来让导弹升空并达到启动涡轮的速度。在1971年1月 ,美国海军针对鱼叉导弹展开招标(当时有5家厂商参与);其中,麦道由于以经自行进行数年的涡轮喷射反舰导弹研究,自然比其他竞争者更具优势。在1971年6月 ,美国海军果然选定麦道为弹体主承包商,随即进入工程发展(EMD)阶段。AGM-84经历了数年的精心设计与严格测试。经过多轮原型弹的制造与试验,该导弹于1977年正式服役于美国海军,开启了其辉煌的服役生涯。
AGM-84“鱼叉”反舰导弹采用中段惯性制导和末段主动雷达制导/被动红外制导相结合的复合制导方式,不仅提高了命中精度,还增强了反电子干扰能力。其涡喷发动机赋予了导弹高达120千米的射程和0.85马赫的巡航速度,使其能够在较远距离上发起致命一击。此外,高能穿甲爆破战斗部的应用,确保了导弹在击中目标后能够有效摧毁敌方舰艇的关键部位。值得一提的是,AGM-84的弹翼和控制尾翼设计巧妙,可折叠以适应不一样发射平台的装载需求,展现了高度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70年代初期,西方情报单位确认苏联海军已经部署第一种能从水下发射的P-70反舰导弹(北约代号SS-N-7),并搭配查理级巡航导弹核潜艇,因此美国海军也决定跟进发展类似系统,在1972年1月将潜射鱼叉导弹(编号UGM-84A)纳入需求,此种版本系以一种“胶囊(encapsulated)”外罩将鱼叉导弹密封,由鱼雷发射器射出后浮出水面,里面的导弹才进行点火发射。1980年代末期,鲟鱼级开始装备麦道公司的“鱼叉/捕鲸叉”UGM-84反舰导弹。
1972年5月26日,美苏在莫斯科签署了《美苏关于限制战略进攻性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这里没有限制潜射巡航导弹,于是两家便都把脑筋动到了这里。苏联已装备大量的SS-N-3“沙道克”型导弹(美方估计射程800公里,但只能水面发射),美国顿时觉得自身吃了亏,理由是美国的人口大多聚集在海岸线附近,就算是水面发射“沙道克”也还是威胁大大的。于是协议签署不久五角大楼就宣布美国正式开展潜射巡航战略导弹的研制。美国人计划用5年时间研制,总经费9.5亿美元左右。计划要搞一种既可作战略导弹用,又可作战术导弹用,既能从水下(潜艇)发射, 又可从空中和水面舰艇上发射的巡航导弹。
从1974年1月开始,通用动力和LTV为争夺发展潜射巡航导弹的合同就一直在掐。两家都搞出了各自的模型弹。通用动力的编号为ZBGM-109,LTV的为ZBGM-110。1976年2月,两者均实现了首飞。1976年2月13日和2月15日,通用动力的ZBGM-109成功完成了两次飞行试验。而ZBGM-110就很悲催了,在2月20日和2月24日的两次飞行试验中都玩砸了。鉴于ZBGM-110试验连连跳票,美国海军于是选择通用动力的ZBGM-109继续发展, LTV黯然退出。1977年初海军决定战斧进入全尺寸研制,并在同年1月初进行首次全尺寸“战斧”的飞行试验,ZBGM-109更名为YBGM-109。1978年底战斧导弹潜艇发射成功。潜射型战斧可由鱼雷管发射,或者由潜舰上的垂直发射器射出。1986年起,潜射型战斧导弹系列开始服役,并装备了鲟鱼级攻击核潜艇。
鲟鱼级装备的主声呐为雷声公司的AN/BQQ-2低频主/被动搜索与攻击综合声呐,声呐主体是安装在艇艏的直径为4.6米的AN/BQS-6主动式声呐球形基阵,以及从艏至前部主压载水舱之间配列在两舷的带状AN/BQR-7被动声呐基阵。鲟鱼级第17艘和23艘“犁头鲛”和“青花鱼”号还使用AN/BQS-13DNA声呐代替了AN/BQS-6声呐,这种新型的声呐能够准确的通过情况任意改变工作频带,具有同时向三维空间发射多波束进行水下探测和搜索的能力,可大幅度地提高探测效率。1967年至1969年建造的9艘鲟鱼级在艇上还换装了AN/BQQ-5综合声呐,此外,还新增了BQR-23拖曳声呐基阵。
鲟鱼级还装备了以主动方式为主、被动方式为辅的雷声公司的AN/BQS-13主/被动声呐,使用埃多公司的AQ/BQS-8或雷声公司的AN/BQS-14A冰下高频探测声呐代替了之前核潜艇上装备的的AN/VQN-1D和AN/VQN-4回声探测仪,以增强在近距离上对目标进行精确探测的能力,冰下声呐布置在指挥台围壳后面的上甲板处的声呐导流罩里,大多数都用在北极冰下海域里航行使用。
鲟鱼级攻击核潜艇装备的雷达为斯佩里公司的BPS-15或雷声公司的BPS-14水面搜索/导航/火控雷达,I/J波段;装有MK117型鱼雷火控系统,对抗措施有埃默森电气公司的MK2型鱼雷诱饵发射装置,WLQ-4雷达预警设备,搜索和攻击潜望镜,超高频通信天线个以上的测向天线和电子侦查天线,还装有通信用鞭状天线D潜望镜和卫星导航系统。1978年鲟鱼级有2艘在指挥台围壳后面加装了拖曳通信天线鲟鱼号
鲟鱼级核潜艇在建造期间,采取了边建造、边修改设计的做法,使得37艘核潜艇在持续建造过程中不断得到改进和完善。从1966年3月开始,建造的鲟鱼级都加装了拖曳声呐在内的声学侦察设备;1967-1969年建造的9艘鲟鱼级,加长到92.1米,水面排水量增加到4160吨,水下排水量增加到4960吨,在艇上增加了15D型潜望镜、电子战保障措施室、卫星导航系统和低压鼓风机等设备;后期建造的部分艇还加装了特种作战设备,以执行相应任务。
1974-1979年期间,“鲷鱼”号核动力攻击潜艇(SSN-683)执行的任务与普通潜艇无异。1974年8月17日至1976年10月,“鲷鱼”号核动力攻击潜艇(SSN-683)在大西洋舰队服役。1976年10月至1979年,该艇转隶为太平洋舰队,其母港也换为了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瓦列霍。1979年,该艇曾成功地在“常春藤之铃”行动中成功地在鄂霍次克海海域窃听了苏联布设的海底电缆。1979-1987年期间,“鲷鱼”号核动力攻击潜艇(SSN-683)成功地进行了7次水下窃听的行动,一直到1982年被苏联发现并截获才结束。
1987-1991年期间,“鲷鱼”号核动力攻击潜艇(SSN-683)进行了一次改装。主要是增加了一段长为30米(100英尺)的舱段以及重新加注核燃料。加装的舱段可以容纳更多的艇员和设备,包括通信天线、电子设备和其他导航设备以及水下工程装备。在改装期间,还进行了多种艇上设备的检查,例如导航系统和操作系统、艇首的近程声纳系统和装甲防护的近光灯和艇上的闭路电视系统(在极地冰层破冰而出的时候用于监控外部)。1991年,经过改进之后的“鲷鱼”号核动力攻击潜艇(SSB-683)于1992年回到了太平洋舰队执行新任务,并被编入了第5潜艇发展中队。2004年10月19日,“鲷鱼”号核动力攻击潜艇(SSN-683)举行了退役仪式,宣布将于2005年7月18日在基察普海军基地退役。
在退役之后,“鲷鱼”号核动力攻击潜艇(SSN-683)的指挥台围壳得以保留
SSN-674海参号于1969年9月27日下水。在1971年2月22日至3月22日,海参号在北极冰盖下行动,进行了广泛的测试以提供其武器系统的数据。同时进行有关冰盖本身的运动、组成和地质历史的科学实验。然而就在这次任务中,这艘潜艇遭遇到巨型不明物体,并拍下过一组高清照片。这组照片起初是法国一家名为《绝密》的超自然杂志刊登的。他们声称是从匿名渠道得到。提供消息者并未说明照片的来源。但由于其中一张照片上标记有SSN-674,由此能够判断这组照片拍摄于正在北极执行任务的SSN-674海参号潜艇。也有人质疑这些照片的线日,不明飞行物调查员希勒斯·费尔南德斯发布了温姆·范·乌得勒支的一项发现:其中一张照片可能是伪造。这张照片中有两部分云有惊人的相似性,因此不排除照片是经过后期加工的。真相到底如何?只能留给时间去解释了。
“冷战”大潮下,全面热战被联合国压制了下去,但美苏双方和其手下小弟的明争暗斗日益激烈。美苏斗法遍及各种领域,尤其是在武器方面,两大阵营都处心积虑想得到对方的武器科技和装备参数。美国曾在60年代派出间谍去苏联调查火箭基地位置和战略火箭储量,苏联人也买通美国高层研究人员获取美国核武器的信息。此外,美国还高价悬赏,只要把一架苏联的新型战斗机和轰炸机开到美国或盟国境内,就能获得百万美金的奖赏。该政策甚至导致1965年苏联空军图-16轰炸机叛逃事件,两位飞行员残忍杀害战友驾机叛逃。
苏联人也“礼尚往来”,悬赏一切美国军队装备,只要你敢开来,我就敢出钱买。该战略最终造成了1978年震动美国的“核潜艇大盗“事件,成为20世纪最狗血的间谍事件之一。1976年,一位名叫詹姆斯.卡斯格拉夫的中年男性从美国西海岸的班戈海军基地退役。詹姆斯在海军基地工作多年,对美国太平洋和大西洋舰队的海军基地都了解一二。詹姆斯在退役后经常接到神秘人的联系,声称自己能收购他所知道的信息。,他没想着用海军基地的信息换点钱,而是直接谋划劫持一艘核潜艇,卖给苏联人。詹姆斯预测一艘核潜艇能卖到1亿美金,于是按照这一个价格在1978年将一艘核潜艇挂在了黑市上,一下子引起了地下市场的关注。詹姆斯的目标是一艘美军“鲟鱼级核潜艇SSN-674“海参”号。詹姆斯标价1亿元,但是有买家立刻出价3亿,这让詹姆斯喜出望外。
詹姆斯找到了两个海军老兵做同伙,可人手仍然紧张,最后决定从自己常去的酒吧里找10个人一起干,潜入海军基地,开走核潜艇。具体计划是:詹姆斯和核心成员按照海军基地既定的时间表,在晚饭前后潜入基地,然后趁当地地勤不注意,在海军基地放火,最好是烧毁舰船。当基地地勤都去灭火的时候,詹姆斯的大部队趁乱潜入基地,并找到核潜艇,潜入潜艇后杀死水兵,将其开出基地。
詹姆斯的盗窃计划极为幼稚,因为他本人就没有上过核潜艇,而且招揽的队友也是乌合之众,有些只是在酒吧认识的酒鬼。苏联克格勃觉得这群人应该是来招摇撞骗的,于是主动将这件事挑了出来,引起了美国CIA的注意。最后的结果让美国CIA哭笑不得,这群人的计划还停留在纸上阶段,主犯詹姆斯甚至不知道团队具体有几个人。而他手下的队友也不想卖命,只想收了黑市买家的定金后逃之夭夭,根本没想去海军基地开潜艇。
20世纪60-70年代,鲟鱼级攻击核潜艇和长尾鲨级构成了美国海军水下作战力量的主力,承担着美国本土沿海巡逻核防御、远洋护航等多种类型的任务。在冷战期间经常与苏联的核潜艇在水下不期而遇,而苏联核潜艇由于采用双壳体结构,每次相遇都不给鲟鱼级核潜艇让道,从容不迫地通过,甚至有时还故意追着鲟鱼级核潜艇使其被迫偏离行驶航线鲱鱼号
鲟鱼级攻击核潜艇在设计阶段便注意加强了侦察方面的性能,主要作为美国海军攻击核潜艇的继承和完善的一级,以及开启了大规模建造核潜艇的开端。另外从技术发展的角度看,鲟鱼级第四艘“茴鱼”号的尾部水平舵的两端各有一块端板,尺寸为1.4×1.8米,可保证潜艇在水下高速航行时有足够的航行稳定性,其实用性在实践中得到证明,因此,在后来的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和俄亥俄级战略核潜艇上推广使用了这种结构。
动力:1台S5W2压水堆,1台汽轮机,功率2万马力。2台柴油发电机组,垂吊式电动辅助推进装置,应急电力推进装置
鲟鱼级攻击核潜艇装备的雷达为斯佩里公司的BPS-15或雷声公司的BPS-14水面搜索/导航/火控雷达,I/J波段;装有MK117型鱼雷火控系统,对抗措施有埃默森电气公司的MK2型鱼雷诱饵发射装置,WLQ-4雷达预警设备,搜索和攻击潜望镜,超高频通信天线个以上的测向天线和电子侦查天线,还装有通信用鞭状天线D潜望镜和卫星导航系统。1978年鲟鱼级有2艘在指挥台围壳后面加装了拖曳通信天线。
鲟鱼级装备的主声呐为雷声公司的AN/BQQ-2低频主/被动搜索与攻击综合声呐,声呐主体是安装在艇艏的直径为4.6米的AN/BQS-6主动式声呐球形基阵,以及从艏至前部主压载水舱之间配列在两舷的带状AN/BQR-7被动声呐基阵。
。鲟鱼级艇舯设有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左右两舷各布置2具。“沙布洛克”反潜导弹以及MK48鱼雷均能从这里发射,除此之外,鱼雷管还可装MK67“机动”水雷或MK60“捕手”水雷。1980年代末期,鲟鱼级开始装备麦道公司的“鱼叉/捕鲸叉”AGM-84反舰导弹以及通用动力公司的“战斧”BGM-109巡航导弹对陆攻击型和反舰型,各种武器总数为23枚。
这就是人间不公!731部队细菌战犯逃回日本后,很多人在医院、学校等公立机构担任要职
731部队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下令组建的细菌战秘密部队之一。1931年到1945年期间,731部队进行骇人听闻的人体实验和细菌战等,在中国犯下滔天罪行。数千名中国、苏联、朝鲜战俘和中国平民被用于人体细菌和毒气实验。
工作电脑私藏64G不雅视频被开除!员工:存了,但没看!赔我41万,还要一路告!
一员工在工作电脑中私存64G的不雅视频和图片结果被公司发现,公司怒将其开除!员工不服:我存了,但没看!公司是违法解除!双方闹至法院,结果会怎么判?一起看案例!事件回顾黄某于2007年7月2日进入上海某公司工作,担任软件测试工程师。
编者按2024年,是中国体育的迸发之年。在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获得40金27银24铜,创造了境外参加奥运会的最佳参赛纪录;2024年,我国运动员在各项大赛的33个项目上获得194个世界冠军,数量创历年之最,同时创造了19项世界纪录。
成都武侯区法院解读“女子遭家暴16次”案:为何没定性为故意杀人,为何不能判死刑
(原题为《关于被告人贺某阳故意伤害、虐待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的说明》)来源:武侯法院微信公众号(本文来自澎湃新闻,更多原创资讯请下载“澎湃新闻”APP)
来源:人民网科普 流言:“苏打水是碱性的,可以碱化尿液,常喝苏打水能降尿酸,治疗痛风。”网上有传闻说,苏打水是碱性的,可以碱化尿液,常喝苏打水能降尿酸,治疗痛风。这让不少人信以为真,指望喝苏打水来降尿酸。流言分析并非如此。
在阅读此文之前,辛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编辑丨xk他是中国的一名富商,耗费8亿元完成了自己的梦想。可梦想落地成为现实的时候,他却在4年后莫名其妙的死去。他就是张晖,上个世纪末海南岛旅游业的龙头当家人。